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少年审判工作,围绕“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建立“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推进专业化审判团队建设,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理念,创新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各项机制,努力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近年来,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海伦市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展现司法担当,2月28日,在海伦市第一中学成立了全市首家“心灵直通工作室”,联合学校以该工作室为平台,以“法治教育+心理辅导”为基本遵循,探索“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情感修复”的心理疏导模式,对内心遭受创伤的青少年进行专业心理安抚,引导其阳光面对生活,学会自我保护,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青春期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和矫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法治海伦和美丽校园。
今年7月,海伦市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调查问卷涵盖了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经历与了解等,共收回有效问卷23989份,覆盖全市76.6%的中小学生。在数据分析、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的分析评估基础上,撰写出《海伦市城镇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调查报告》,并与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为深入落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涉校涉教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建设的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相继打造出一系列常态化协同工作板块,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机制。
5月10日,海伦市法院向一起离婚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这是绥化两级法院发出的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杨某与王某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起诉离婚,在诉讼期间,两名未成年子女跟随杨某生活。承办法官向双方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并通过现场阅读的方式提示双方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予未成年人子女足够的关爱,无论双方感情如何变化,都应当一如既往从爱出发,为孩子的成长护航,最大限度避免离婚诉讼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2016年正在上初四的学生小雨,在晚饭时与同学发生口角直至动手纠缠在一起,被同学劝解后又再次发生激烈口角,顺手掏出折叠刀把小威腹部扎伤,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多方走访、调查,得知小雨已得到小威及父母的谅解,鉴于小雨认罪态度较好,确有悔改表现,其所在学校也请求对其从轻处罚。承办该案的法官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性,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对小雨及其监护人进行深刻思想教育和耐心细致的疏导后,依法决定对其判处缓刑的处罚,帮助小雨沿着正常的人生轨道开始新生活。
8年后,小雨大学毕业顺利参加工作,他非常感激法院这8年来的持续回访、帮教,让他得以回归正常生活。作出这份“依法从轻处罚”判决的是海伦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艳洁,她是法官箭侠电视剧全集,也是一位母亲,多年的少年审判工作经历让她越发感受到,少年审判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挽救与关爱,用她的话说,这种帮教应该是“终身制”的。一声声“法官妈妈”“法官爸爸”,道出无数少年审判法官最动人的名称,正是因为对少年审判的责任与爱,法官们在少年审判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为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海伦市法院创新建立创新“1+2+4”防护型少年审判“海伦模式”,“1”指的是一个中心点,即审判围绕青少年权益特殊、优先保护这一个中心点,“2”指的是两个板块,即司法预防、司法救助两个板块,“4”指的是四大环节,即健全挑选合适成年人在场、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判后回访四大环节。在三审合一模式下,与家事审判庭联合开展“圆桌审判”方式,以淡化审判场所的威严气氛,减少未成年被告人在庭审中受到的思想压力,少年审判团队在保证案件审判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将精力放在对判后未成年犯的挽救和帮教上,自少年审判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回访帮教的优良传统,而且不断创新帮教途径和方式,全力挽救罪错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