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司法工作事关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法治理念,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执法司法工作不仅要打击惩治违法犯罪,还要追求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从而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活力,是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题中之义,是公正执法司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执法司法工作的重要课题。

社会和谐稳定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和合”“无讼”等价值理念。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是从善爱自身、家人推及仁爱他人、社会,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合共生,最终无不体现为对“和”的追求。在执法司法工作中促进修复社会关系、更好维护社会稳定,是对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在执法司法工作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意味着发挥法律对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惩罚功能,也意味着以建设性和恢复性的措施弥补损害。这在社会效果上有利于推动各方和解,从而更好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统一、相契合,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优越性。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执法司法工作承担着实现个案正义的重要职能,是修复社会关系、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如果重程序轻实体,为了尽快结案而忽视对案件实体公正的把握和追求,或者机械套用法律规定简单化处理,导致案子办了、程序走完了,实质性问题没有解决、社会关系没有修复,也可能激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冲突。在执法司法工作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不仅能够救济权利、解决纠纷,也有利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源头治理,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联动升级,实现社会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更好支撑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执法司法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要看到,受社会文化、法律规范、执法司法人员能力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蕴含修复社会关系理念的法律法规还难以有效落实落地。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工作在修复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系统思维和系统观念,从思想理念、工作体系、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协调推进,力求形成整体效能,更好维护和修复因冲突被破坏的人与人、人与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在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树立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要求相适应的法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成效的重要标准。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立执法司法工作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法治理念,努力对刑事案件做到不枉不纵、宽严相济,对民事案件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对行政案件做到政通人和、取信于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待。要强化“案结事了是本职,结案了事是失职”的意识,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执法司法工作的目标导向,在执法司法工作各环节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社会关系实质性修复。要强化“执法的最好效果就是让人心服口服”的意识,把释法说理作为“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的重要手段,以详细、充分的判决理由说明,真正让当事人既解“法结”更解“心结”,以“事心双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尤其是对争议较大、法律关系相对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更要充分释法说理、判后答疑,真正让当事人胜败皆明、心服口服。

健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工作体系。围绕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完善执法司法工作体系,为做好执法司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要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针对法律规范中与修复社会关系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之处以及法律适用范围、修复性措施种类等方面的限制制约,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及时提出立法建议,积极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有关司法解释。要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纠纷解决体系,有效发挥执法司法工作前瞻治理、前期预防的积极作用,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鼓励当事人之间协商沟通,在法律范围内寻求各方都能满意的解决方案,改善纠纷解决效果。要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协同工作体系,通过明确参与模式、细化职权分配、加强办案协同,避免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重复处罚”,充分凝聚各工作部门修复社会关系的强大合力。要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和调处,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提升社会力量的专业性和参与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执法司法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增强工作效能。

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修复社会关系的业务能力。执法司法人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也是社会关系的“疗愈者”,执法司法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决定社会关系修复成效的重要因素。要提升统筹适用法律的能力,全面准确把握相关法律规定的内涵及其背后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价值取向,熟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保证执法司法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实现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兼顾。要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执法司法人员在解决纠纷和冲突时,要充当沟通的桥梁,积极推动包括当事人在内的相关主体平等对话,引导各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促使各方利益平衡、达成共识。要提升创新思维能力,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敢于突破执法司法工作的既定模式和办案的惯性思维潘神的迷宫剧情,积极探索适合具体个案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修复社会关系。要提升换位思考能力,汲取中华法系重天理、尊国法、循人情的文化滋养,以“如我在诉”的同理心,充分考虑案件背后的各种复杂因素和特殊情况,坚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法理情相统一,以办案质效提升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 />
评分7.0

丹道至尊

导演:王家卫

年代:2017 

地区:台湾 

类型:其他 逆袭 重生 英国 

主演:未知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04日 04:25

原标题:中国人民银行举办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先进典型交流分享会

作为第三方,华东政法大学智能法学科在学科负责人高富平教授的带领下,对“亮剑浦江·2024”专项执法行动开展评估。评估组认为潘神的迷宫剧情,上海网信部门整治滥用人脸识别切实保障了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大大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优化了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为人脸识别技术更广泛运用提供了“上海经验”。

2023年6月16日,针对消费领域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问题,上海市网信办、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启动“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扫码点餐、停车缴费、少儿学习培训、网络理财小贷、房产中介、租借共享充电宝、商超购物、汽车4S店……专项行动选择了社会关注度高、个人信息被过度索取问题突出的8大消费场景。

2024年4月29日,一则《上海一游泳馆更衣柜推行人脸识别遭投诉》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松江区的朱女士注意到家附近的泳乐游泳馆(云间粮仓店)更衣室,采用了人脸识别的方式开启更衣柜。“站在设备前,摄影头打光灯一亮,屏幕前就出现了附近来往顾客没穿衣服的画面。我连忙用毛巾把摄像头挡住,赶紧用浴巾裹好身体!”

掌握报道线索后,4月29日、5月6日,松江区委网信办协同市场监管、公安网安等有关部门,两次核实查验、指导整改。针对违法违规事实,松江区委网信办依法对涉事游泳馆运营主体——上海酷学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该案也成为上海市区两级网信部门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协同开展的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执法首案。

此后,在大量调研基础上,“亮剑浦江·2024”专门就公共场所强制、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细化工作方案,执法场景趋向精细化、颗粒化,细分为健身房、舞蹈房、游泳馆等运动场所,商场超市、无人售货机等消费场所,演出场所、旅游景区、宾馆旅馆、文化场馆等文旅场所,教育、培训机构等教学场所及售楼处、住宅小区、保障性租赁房等生活居住场所。据上海市网信办执法人员介绍,整治方案明确上海市网信办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参与专项行动的协同单位为专班成员单位,涵盖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几乎覆盖涉及民生的所有监管执法部门。

此次培训吸引了在上海运营自动售货机的37家头部经营和运维企业,在同一个“课堂”上帮助场地租赁方、设备经营方、技术支撑方对齐了合规意识,形成了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共识,为一揽子解决全行业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网信办和市市场监管局,相当于给企业做了一个排雷系统,所以我们很感谢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帮助我们去整改,让我们能更合规地运营。”一家参与此次培训的自动售货机运维企业告诉澎湃新闻。

华东政法大学师资博士后徐子淼参与今年对“亮剑浦江·2024”专项执法行动的评估。她告诉澎湃新闻,专项行动通过普法培训、发布人脸识别领域的案例解析等方式,提升企业合规意识潘神的迷宫剧情,帮助企业理解法律要求潘神的迷宫剧情,降低合规成本。同时通过集中排查、面对面约谈和“回头看”等方式,对典型企业和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和监督,确保落地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今年专项行动的成果之一,“亮剑浦江·2024”结合两年来网信执法实践成果,首次面向社会、企业和消费者推出个人信息处理者应知手册、企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自检清单、上海个人信息保护场景规范指引、上海市民个人信息保护要点问答,可概述为个人信息保护工具包、体检包、服务包、护身包,这四个惠企为民“大礼包”,通过释法、指导、评估、保护四个层次,建立了立体化个人信息合规利用的集约化管理框架,进一步优化企业合规效果。

华东政法大学高富平教授牵头的评估组认为,专项行动推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履责、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个人信息保护综合治理格局。其中,在政府层面,上海市网信办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进一步推动市区两级及相关部门协同合作,集中力量提高企业合规便利度;在企业层面,重点关注平台型企业和数据处理第三方企业,注重发挥企业自查、自纠、自治、自律;在社会层面,以头部企业为重点执法对象,实现惩一企、震一行的执法穿透力;在公众层面,积极探索、完善投诉举报及其反馈机制。

“个人信息包括人脸信息的安全风险,犹如定时炸弹一般。”浙江理工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郭兵指出,人脸识别在身份信息验证等方面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潜在风险难以有效把控。“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已成为该技术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他认为,人脸识别核心是用户需要树立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遇到强制“刷脸”消费者要大胆质疑,对滥用人脸识别要始终保持警惕。

郭兵强调,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说“不”,并非“一刀切”式的禁止刷脸。“企业应为用户提供刷脸或其他替代方式的选择。采用刷脸方式时,企业应运用足够安全的技术手段防止人脸信息泄露,被违法使用、甚至被犯罪分子利用,此为其法定责任。监管部门应重点监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保障措施,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与国家安全。”

上海市网信办执法人员透露,“亮剑浦江·2024”专项执法行动对公共场所强制、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上海市网信办将更加注重对人脸识别新的应用场景的研究,以及对已经开展整治场景的跟踪,不断引导人脸识别技术向上向善,促进技术服务社会。在切实保障好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同时,要用法治的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原标题:韩要求罢工的医生48小时内返岗

回首25年的不平凡历程,澳门在政治、经济、民生建设及区域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政治方面,澳门“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全面管治权得到坚定维护潘神的迷宫剧情,澳门特区高度自治权得到正确行使。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和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潘神的迷宫剧情,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特区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2023年修订《维护国家安全法》,持续推进相关配套立法和修法工作,不断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组织体制和执行机制,实现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系统性重塑。”2024年11月19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立法会全体会议上做施政总结时表示,澳门还完成修订《行政长官选举法》《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选举法》,进一步筑牢澳门特区选举法律制度的安全堤坝;完成修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及其配套法规,确保全国性法律在澳门特区得到正确和有效实施。澳门回归以来,特区与宪法、基本法实施相配套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特区宪制秩序有效运行。

10月13日岑浩辉高票当选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候任人,11月1日在北京接受正式任命,澳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既是中央有效行使对澳门的重大人事任免权,依法任命行政长官及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的重大举措,也是特区高度自治权得到充分保障的具体体现,更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生动例证。”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高开贤表示。

回归之初,澳门整体经济规模相比周边“亚洲四小龙”差距较大,人均GDP在全球各经济体中仅排在40名前后。回归以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准确实施、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机遇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截至2024年9月底,澳门财政储备达到6170亿澳门元,外汇储备达到2306亿澳门元。澳门回归祖国的25年时间,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的时期。

“我父亲常说,江苏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他这个地道澳门人的故乡。”今年9月10日,澳门江苏联谊会成立10周年暨第四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上,澳门江苏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岑定贤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直到父亲创立了澳门江苏联谊会,再到后来我用自己的双脚走遍江苏,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接触到热情的内地同胞,与内地的交流交往日益频密,才终于领悟了父辈传承爱国爱澳核心价值的良苦用心。”岑定贤说。

在澳门,几十家爱国同乡社团坚定文化自信,用家乡情凝聚爱国心;澳门工联总会、街坊总会、妇联总会等爱国骨干社团以及工商、侨界等社团,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方位提供社会服务,对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澳门工联总会、街坊总会、妇联总会3家骨干社团会员达到18.42万人,比回归之初增长137%,影响力日益扩大。

“澳门回归祖国,老一辈澳门人挺直腰杆当家做了主人。从回归那天起,我不仅是澳门人,更是中国人。”今年65岁的导赏员李宇逵的肺腑之言代表了很多澳门人的心声。李宇逵平日里热爱学习澳门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经过考试当上了澳门博物馆的义务导赏员,叶挺将军故居、郑家大屋、冼星海纪念馆、孙中山行医的中西药局旧址等都是他经常导赏的地方。“很多参观者是中小学生,我能为孩子们讲一讲爱国爱澳的故事,特别有意义。”李宇逵说。

2015年12月,中央明确澳门特区海域面积为85平方公里,与33.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相衔接,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海洋旅游、开展区域合作;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潘神的迷宫剧情,实行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使澳门的发展空间扩大到224.76平方公里。

扩大的不只实实在在的地域空间。回归以来,澳门发展的制度空间、政策空间扩展从未间断。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合作区建设擘画美好蓝图;2022年12月,“澳车北上”政策正式施行;2023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明确合作区未来10年至15年的发展蓝图和指导方针;2024年3月,横琴“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封关运作;5月,出台6项政策措施,为赴澳门开展商务、参展、就医或从事演艺等活动的内地居民提供更便利签注,允许内地游客以“团进团出”方式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澳门与横琴;7月起,自澳门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度从5000元提高至1.2万元,为非中国籍澳门永久性居民签发往来内地通行证、便利往来内地;11月出台珠海市户籍居民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签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签注新政策……回归25年来,中央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间断派出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领域人才,持续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全方位向澳门开放内地广阔市场,引领带动澳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眼见着‘四桥’飞架南北,联通澳氹,澳门有了第四条跨海大桥——澳门大桥,这是国家支持澳门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将进一步便利交通出行。”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工联总会副理事长梁孙旭表示,得益于祖国内地多支技术力量强、设计施工出色的建设队伍团结协作,大桥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开通运营,成为澳门和内地心手相牵的见证。

开幕式上,苏州港至外高桥港绿色智慧示范航线宣告正式开通。为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适应航运转型发展趋势,沪苏两地航运、海事、港口等部门携手相关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在苏州港至外高桥港这条近200公里的内河航道上,率先打造绿色智慧示范航线。未来,120TEU批量标准集装箱电动船舶将穿梭在这条航线上,预计单船每个往返航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7吨,全年减少排放超400吨。

据浦东新区航运办介绍,12月2日至12月7日期间,1场政府主办的主题大会、56场由航运产业市场主体自主策划的系列活动轮番举行。在首届航运周高端航运服务、绿色智慧航运等主题基础上,第二届航运周新增希腊国家日、舟山港口日、东方枢纽、低空经济、物流供应链、区块链应用、航运大模型、物流机器人等主题活动潘神的迷宫剧情,促成航运与贸易、金融、科技多产业融合发展。